成大土木畢業系友張森樹博士專訪
土木工程學系四十八級畢業系友,張森樹博士,現任J. Ray McDermott International資深顧問工程師(Senior Staff Consultant),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邀約,睽違台灣七年後,特地回國參與「台灣離岸風能發電研究計畫-可能性評估與研發計畫」專家座談會,並受到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學系聯合邀請,於機械工程學系俊銘講堂主講「Taiwan Off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並在週末接受系學會專訪活動。已過鳩仗之年的張森樹博士,仍是活力充沛並熱情致力於工作,畢業五十寒暑,累積豐富燦爛的人生經驗。
張森樹博士分享求學時代趣事。
民國25年,張森樹學長在八年抗戰、日據時代的台南出生。由於戰亂之故,成長的過程更是倍感艱辛,就讀小學時經常遇到美軍空襲轟炸,除了週日因基督教徒必須前往教會禮拜而能得到一絲喘息,在二年級時還因戰亂關鍵時刻而休學,待復學時直接變成三年級。在那段戰爭歲月,屬於無糧期間,三餐以番薯度日,有一頓沒一頓,不僅如此,因為醫療資源缺乏,學長的親妹妹發燒病逝,如此困頓的日子實在難以忘懷。
中學時期的六年,皆在工院附工(註:與今日的成大附工屬兩獨立個體。)裡度過,當時尚附屬在台南工學院(註:成功大學前身,民國45年改為成功大學。)裡,待學長畢業後下一屆,工院附工合併至台南工業職業學校,畢業即後進入成大土木。談到這段時光,記憶猶深,當年生活貧苦,交通工具不普及,住在西門路與成功路交口的學長走了十年民族路到現在的成功校區讀書,把家中的腳踏車讓給親弟弟騎乘。在這十年的路程中,偶遇風雨即戴斗笠,回憶到此處,學長流露出純真的笑容,這段求學經歷雖然辛苦,卻是很快樂的,最驕傲的事情莫過於在大學時期考到建築技師與土木技師執照(註:先建築高考,後土木高考),更是當今國內創下土木、建築雙執照壯舉的第一人。建築師執照考取不易,當年只有三人上榜,老師都不見得能考取,另外兩名建築師皆為科班出身,後經人再三查認,方知其中一位考取的張森樹是成大土木系的,理工背景的學長能獲得此殊榮可見相當不易,對設計構圖、畫畫不僅是興趣更是天分,在土木本科的課業也沒有荒廢,也考取了土木技師,著實令人感佩。
事實上,學長在回到土木系館接受訪談的過程中,對成大的發展蓬勃相當欣慰,當年成功工學院僅有機械、電機、化工、礦冶、土木、建築、水利(註:順序為大學路往小東路方向。),除此之外,也對國內大學的數量感到意外,從前只有台大、成大、師大、政大、台中農學院、台北工專及一些專科學校,現今大專院校數量暴增,進入大學、研究所相較於過去而言也並非難事,所以要把握大學時光與學習機會。走在土木系館,學長緬懷著過去,一切真的很不一樣,訪談的舊館二樓,也曾出過一份心力,五十年後再回到這裡,實在是有無數的回憶與思念。
從成大土木畢業以後,由於在成大獲有台電獎學金,學長須先至台電台北總公司工作,兩年後順利進入台大土木研究所結構工程組,開始碩士學業,這也是成大第一批進軍台大結構組的碩士生,與國內教學傑出的成大校友葉超雄老師(註:現為台大土木系、台大應力所教授)當同學,在校友會裡皆是元老級的人物。那年代,考上高考及研究所實為不易,國內有一定的名額均由成大學生優異考取,實力可見一斑。而當年的企業與公家機關,因為成大畢業生刻苦耐勞且忠誠度高,已經對其相當愛好,成大至今仍保持此優良血統,除了要以身為校友的本分保持此校風外,應當取不足以補之,不可驕矜自滿、故步自封於現狀,好好努力才行。台大畢業以後,學長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卻沒想到這一去,下一次再回到台灣已經是十二年以後的事情了,又因為工作過於忙碌,鮮少回台。然身在國外的學長深知母親健康狀況不佳,思親心切,第一次回台灣就順道把孩子帶回台探望。未來的日子中,也漸漸了解到與老朋友相處機會越來越少,故公司外派到新加坡時經常會順道回台灣探望親友。
張森樹博士與學弟妹談話互動。
談到攻讀博士,除了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以外,學長也表示在美國找工作,最好的學歷是可塑性較高的學士與碩士,獲有博士學位要找到適當的工作並非易事,畢竟小廟裝不了大菩薩,直接走人到學校擔任教職的案例屢見不鮮,大公司也較喜歡年輕族群,用一貫的制度培養新人,每年都會在畢業半年前去學校徵才面試。再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博士研究探索不僅專業,涵蓋的領域也更廣泛、更有挑戰性,所以選擇走上這條路一定要深思熟慮,而取得留美博士,有些大學要求甚高,必須過五關(1)資格考(2)數理考試(3)外語考試(4)廣泛性考試(5)論文寫作與論文口試。現在海外留學大部分是大陸學生,一來是現在留學風氣不若往年興盛,二來是現階段台灣也有許多高水準的博士班並不落於人後,也是個可以學習的好地方。長遠觀點來看,攻讀博士學位對自我很有幫助,但收入並不成正比,甚至許多人後來都學習管理,相較於前者容易且收入頗豐,甚至最聰明的美國人都投入金融財政領域。但後來以錢生錢短利之道導致金融風暴,到近年來才學習到將資源培養人才方為長久之計,務實向上才是良策。後來在美國就業,從事商業類建築的工作,期間了解到美國各州的法令不同,但只要有能力,可以跨考各領域執照,因此學長又考取機械、電機執照(註:先考機械,再考電機),成了名符其實的「四照男」(註:土木、建築、機械、電機),也在現在的工作中將過去所學各領域知識融會貫通,妥善地利用在現在的工作,學長也謙虛的表示,精通所有領域將耗費過多時間,故在現在的工作之中,仍以土木結構、應力領域工作居多,因此專注於某一方向,踏實努力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Typical fixed offshore structure model
張森樹學長目前的工作,主要是針對「離岸風力發電」主題之建物。這種結構物必須深入海底扎下地基,頂端距離海平面高達數百公尺,支撐的扇葉一片可逾百米,規模實為宏偉,技術成分相當高。除了風力發電,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提供外海石油鑽探和生產平台結構物工程設計建造和裝置服務,其深入海底五千公尺並將原油抽到海面上,光想像數千公尺如此碩大的結構物,完好立在海面上就令人倍感驚奇。外海石油鑽控和生產平台結構物設計隨水深而異,淺水油井常用基礎固定的平台結構,深水油井須用浮動性平台架構。
Overview of all different types of offshore structures
而許多業務都集中在美國墨西哥灣、中東杜拜和東南亞等地,當地盛產石油,工作量相當龐大,據學長口述,夜間觀看海面可全都是煉油設備。學弟妹從訪談過程中吸收許多科技知識,聽得津津有味。這次回台灣,即是高瞻遠矚台灣極具風力資源發展潛能,回國分享專業知識與經驗。除了這些業務,學長也有參與制定過歐美的外海平台設計和建造,近年的災害破壞更形嚴重,所以規範的安全標準不斷上修。學長談話眼神之中透露自己熱愛工作,每日朝五晚九毫不倦怠,因為工作就是最大的休閒娛樂,隨著公司的退休制度不斷修正,提高退休年限,從取得博士學位至今已四十餘年並已七十餘歲,仍勤奮在事業之中。甚至還有一位高齡八十二歲的以前老同事,退休後又轉到另家公司繼續工作,其中他的小兒子取得電機博士後即開始傳教士生涯,並且告訴父親,取得了父母冀望的學位,他要開始去追尋自己的路,便展開宗教人生,這些決定讓人驚訝並佩服他的勇氣,其實踐人生目標的精神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回顧這五十年的歲月,學長感嘆時光飛逝,世界瞬息萬變,回到台北也無法即刻認出,有些當年的同學、朋友皆已辭世,接受學弟妹訪談,彷彿回到當年的大學生活,但人、事、物都變了,現在的生活除了工作,週日例行性參與教會活動。談到此信仰,學長表示外國並沒有孔孟思想與道德約束,教會有勸人向善與互相幫忙的正面能量,也使人單純並避免誇張浮靡,且成員相當熱心,整個教會形成了逾萬人的大家庭,除了分享資源、照顧彼此還可以吸收到西方歷史故事與宗教淵源,對人有良性影響力,所以已經將教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與習慣,也趁週日將平日被家人抱怨過於忙碌的自己分出時間來陪伴家人。提到子孫,學長表露純真的一面,尤其聊到可愛的孫子時常逗弄自己,和樂融融滿足的模樣表露無遺,或許人生就是如此,與過去戰時童年相比,有了幸福且平安的家庭,夫復何求。為了學習中文,平時子女及孫子皆會去教會中文班學習,甚至三位兒女唸大學時,都先後回台參加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並參加環島旅行以增廣對台灣的認識,但成效有限甚為可惜,因語言學習需日積月累,故趁此機會學長也傳授熟稔英文的方法,除了多研究西方史詩從中了解俗諺,也要多閱讀英文報紙、社論、書籍,並推薦我們用詞平易近人的「讀者文摘」,多練習英文聊天才會流利,若能與人爭論其程度已屬不斐,以免聆聽笑話眾人知而己不知不免可惜,從小學習外語的環境若已不適,一定要努力補起來才行。
訪談至尾聲,學長叮嚀我們要將時間管理妥當,事情無法一蹴可幾,必須排列優先順序,並培養對時間的感覺,許多壓力是自我造成的,順利與掙扎的人都有,冷靜思考如何利用一天二十四小時,成功才會水到渠成,時間不等人,當年成大土木畢業後直接去台電工作,如今在美工作已經成為公司四朝中的第一代元老,應當要把握當下。最後,學長告訴我們,小時候去台南市立圖書館,常會看到「業精於勤,勤能補拙。」,這八個字徹底影響了自己的人生,因為這提醒自己腳踏實地、勿行捷徑,凡事一步一步來做方為上策。不僅如此,要多參與課外活動,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學習互相信任、扶持,三個臭皮匠必定勝過一個諸葛亮,雖然學生之間時常處於競爭狀態,但還是要培養出友情與默契,切勿過於冷漠,畢竟總有一日,會需要人伸出援手。更必須謹記,人生這條路,千萬不要耍小聰明,歹路走多遇到鬼,保持一顆善良、堅持、勤奮的心,方不愧為成大人。
張森樹博士、徐德修教授與學弟妹大禹像前合照。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98 級 林哲丞 執筆 ---------------------------- 張森樹 博士 連絡方式 E-mail:sschang@mcdermott.com (Office); ss_chang@comcast.net (Home) ---------------------------- 訪談小組 日期:2009.04.11(六) 地點:土木工程學系會議室 採訪成員: 土木工程學系98級 林哲丞、郭修賢、宋承瑜 土木工程學系99級 林品喬 土木工程學系101級 陳泰成、張捷安、呂晨暘 連絡資訊:林哲丞 alinchecheng@hotmail.com
|